到了40岁,一定要做一次肠镜
据《JAMA Oncology》美国医学会肿瘤杂志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:
▶ 男性在一生中患上结直肠的几率为1/26,女性为1/40。
▶ 发病的高发年龄是55岁以后,而大部分肠癌是息肉演化而来,过程需要5-15年,55-15=40岁;所以在40岁前做一次肠镜非常重要。
几天前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:
49岁的王先生,不抽烟、不喝酒,平时注意锻炼,身体一向很好。偶尔听同事说起,亲戚50多岁诊断为晚期直肠癌,不到一年就去世了;而且初期症状就是大便带血,当成痔疮治疗了一年多。医生说,如果当时及时肠镜检查的话,还可能手术根治,至少不至于肝转移。
这个消息让王先生吓了一跳,因为他长期坐着工作,也有痔疮,一旦“上火”,就会大便带血。于是,忙不迭地预约了肠镜检查,结果发现,痔疮倒是不打紧,在乙状结肠距肛门20cm处,发现两枚0.4-0.6cm大小的息肉,另在横结肠还发现有3个比较小的0.3cm大小的。息肉医生判断可能是腺瘤,于是退镜时对两枚较大的钳取了2块活检。
病理结果显示:符合管状绒毛状腺瘤,高级别上皮内瘤变。这其实就是早癌。医生分析后符合内镜下切除指征,于是择期进行了内镜下切除。
大肠癌的发生约90%以上都是肠息肉造成的;
而肠息肉,在肠镜下一目了然极易被发现,并轻松切掉,进而阻断其癌变进程。
这就是我们建议做肠镜能预防肠癌的理由。
40岁以前“无症状”做一次肠镜,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肠癌上身!
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
5年 生存率 | 99%-100% | 95% | 75% | 40% | 8% |
肿瘤 分期 | 0期 原位癌 | Ⅰ期 | Ⅱ期 | Ⅲ期 | Ⅳ期 |
极早期的黏膜内癌也就是0期,生存率几乎是100%;
而四期肠癌只有8%。
在0期和一期,也只有结肠镜才能发现并确诊。此时还往往没有症状,不主动去检查,是不能发现的。
到了二三期和四期,由于癌灶变大,会出现一些出血、肠道梗阻、脓血便、大便变形、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;此时,CT等仪器才能够发现。
不光如此,如果在肠癌的癌前阶段,也就是肠息肉的阶段,绝大多数更没有症状,小于1cm的息肉CT也看不到;那怎么才能看得到呢?只有肠镜。
因为它就是光滑的肠壁上凸起的肉疙瘩,非常醒目,在肠镜下一览无余、毫发毕现。别说1cm大的,就是1-2mm的小息肉,也能发现。
因此,做过一次肠镜,你会对自己的肠道有个印象,如果没问题,可以5年后做下一次;
如果有问题,按照医生说的定期复查,出现息肉就切掉;
这样一来,肠癌再凶狠,能奈你何?
大肠癌早期可以没有症状
大肠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,连医生都可能忽略。一旦察觉有异才就医,20%~25%的病人发现时已是第四期。
所以,我们提倡到了40岁,无症状要做一次包含胃肠镜的体检;当出现以下症状时,往往预示着病情已经不轻,一刻也不能耽误,立刻肠镜检查。
1、便血
不同部位的肿瘤便血出现的时间和性质有所不同。
直肠癌或左半结肠癌:便血往往是首发症状,早期量很少,多在大便一侧附有新鲜血痕。少数病人常被误认为由痔所致。
结肠癌:尤其发生在近端结肠的肿瘤,由于肠内容物在肠内停留时间更长,便血的颜色多较暗,绛紫色或黑紫色的大便较多见,便血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。
2、大便习惯改变
包括排便时间、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。直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,但每次排便不多,甚至根本没有粪便,只是排出一些黏液、血液,可有排便不尽感。部分患者可以腹泻为首发症状。病人每日排便次数增多,可为黏液血便、黏液脓血便或为溏薄的稀便,可伴有里急后重感。也有一些患者便秘后出现腹泻,或大便开始干燥,末端变软、变稀,或交替出现便秘与腹泻。
3、便形异常
变细正常的大便呈圆柱形,垂直从肛门排出,如果癌肿突出在直肠腔内,压迫粪便,则排出的大便条往往变细,形状也可改变,可呈扁形,有时变形有大便条上还附着有血痕。
4、排便疼痛
约有一半的直肠癌患者排便时有疼痛感,程度有轻有重。
5、腹痛
部分病人以腹部隐痛为首发或突出的症状,另一些病人表现出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症状,如腹部阵发性绞痛,伴腹胀、排气、排便不畅。
6、腹部包块
腹部包块是大肠肿瘤的主要表现之一。是右半结肠癌的常见症状或体征。上述状况都已经是肿瘤出现后导致的情况,可见用症状判断并非及早发现大肠癌的好方法。所以应定期做粪便潜血检查及早发现,甚至更积极地做大肠镜检查防患未然。
高危人群 提前筛查
1、结直肠癌高发区的成人
我国结直肠癌发病中位年龄为45岁左右,故我国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可定为35-40岁。在地区分布上,主要以一线大城市如北上广深为最高,这可能与高脂肪高蛋白饮食、缺乏运动相关。
2、结直肠腺瘤患者
许多研究表明,有腺瘤的结直肠癌粘膜较无腺瘤的正常粘膜癌变的可能性高100倍,而结直肠腺瘤患者在初次发现腺瘤摘除后,有30%-50%的患者日后又将发生腺瘤,因此结直肠腺瘤患者在治疗后仍应严密随访复查。
3、以前患过结直肠癌者
约有2.5%-11%的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可再患原发性结直肠癌。因此,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还应作为高危人群随访观察。
4、血吸虫病患者
5、盆腔接受过放射线治疗者
国外有学者报告宫颈癌放射治疗后,直肠癌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4倍,所以可能是高危人群。
6、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
本病发生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比正常人高5-10倍,主要危及病变持续活动者,而一时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癌变危险同正常人接近。
7、结直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
大量研究发现,结直肠癌病人家庭成员的结直肠癌发病率高于对照组3倍左右,统计分析表明这主要是与共同的饮食结构有关,而与遗传关系不明显。
8、遗传相关疾病
以下疾病患者及其一级亲属,腺瘤性息肉综合征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、错构性息肉综合征、Peutz-Jeghers综合征、Juvenile腺瘤性息肉病(综合征)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、结直肠癌、IBD尤其是UC或慢性肉芽肿性结肠炎。
9、其他
免疫法粪便潜血阳性或慢性腹泻、经常黏液性血便或慢性便秘者。
上述9类人群,要提前进行筛查,筛查的起始年龄建议在40岁前,筛查手段主推全结肠镜。家族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,更要在青少年时期进行干预。
最好的检查和预防手段是肠镜
超过90%的大肠癌是小息肉演变而来,而这个过程非常漫长,达5-15年之久。
我们可以赶在它癌变之前、或者刚刚癌变,就要发现他、切掉它、复查它,就能杜绝癌症上身。
肠镜不仅可以清晰的看到肠道的全部情况,还可以取活检,进行病理检查,从而发现还没癌变的腺瘤,以及早期大肠癌的无症状阶段。
最后,告诉大家:肠镜并不是传说的那么痛苦,现在基本都采用无痛肠胃镜,睡几分钟就检查完了。
成都鹰阁医院消化内科诊疗项目
√ 消化道常见及多发疾病的诊治
胃炎 | 炎症性肠病 | 肠易激综合征 | 慢性腹泻 | 便秘 | 消化道出血 | 消化道溃疡 | 消化道异物取出 | 脂肪性肝病 | 药物性肝病 | 肝硬化 | 胆囊炎 | 急慢性胰腺炎
√ 零放射碳13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
√ 消化道早癌筛查及诊断
√ 内镜下止血术
√ 内镜下异物取出术
√ 内镜下息肉切除术
√ 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(ESD)
√ 食管、胃黏膜下肿瘤切除术
√ 内镜下胃石取出术
√ 贲门失弛缓症球囊扩张术
©成都成华鹏瑞利锦城综合门诊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